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Reid Hoffman—不断探索影响世界的人脉之王

36氪 2017-03-23

36氪微信号:wow36kr




经过反思,他开始把关注点从书转到软件,从学术转到商业,从理论转到实践—最终成就了人脉之王。



编者按:Reid Hoffman(题图右为Reid Hoffman,中为微软CEO Satya Nadella,左为LinkedIn CEO Jeff Weiner)既是个成功者也是个失败者,这要看你怎么看。在外人看来他无疑是一个极其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和投资者,从PayPal到LinkedIn,在财务上他实现了相当完美的退出,并且利用从退出得到的财富以及在创业过程中积累下的经验,先后投资了Facebook、Zynga等公司,成为硅谷最多产最成功的创始人。另一方面,以他参与创办的那些企业的愿景作为标准来看,他的目标似乎都没有实现—PayPal没有干掉实体货币,而是以15亿美元卖给了eBay;LinkedIn没有让人人都找到工作,而是以262亿美元卖给了微软(合并后他们的口号更响亮了:改变世界的运作方式!)。但是ReidHoffman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他表示自己是“未来100年的乐观主义者”,最近接受BI的采访中,他谈到了自己的理想、他学到的经验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探索人生

 

Reid Hoffman从小就思考人生的意义,经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立志要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他的心路历程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希望以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来做出贡献:写有关我们(作为个体和社会)是谁以及我们应该是谁的论文和书。后来到了牛津之后,他意识到当学者和当公知其实是有冲突的:写学术的书只能是阳春白雪,受众寥寥;而给社会写书却必须是下里巴人,覆盖面广。

 

经过反思,他开始把关注点从书转到软件,从学术转到商业,从理论转到实践。从几十人会读的学术论文到成千上万人会读的书,再到亿万人会用的软件—这样的焦点转移让他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从而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找到人生的意义。

 

大处着眼

 

为什么会诞生PayPal帮?PayPal有何特殊意义?

 

即便按照硅谷的标准,PayPal的愿景也是非常宏大的。我们在公司T恤上面把PayPal写成是“全球支付的操作系统”。我们希望开发的是21世纪的支付系统,把金融业既有玩家开发的信用卡、支付终端以及ATM机统统抛在身后。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服务,让大家交换货币能够像互联网让他们交换信息一样方便。PayPal是颠覆性的,是去中心化的,是具有普遍吸引力的。它为亿万人赋予了力量,减少了国家、银行等大机构的垄断控制。我们在PayPal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往大处着想,如何保持志向高远以争取影响。PayPal的经历很短,大概只有4年我们就毕业了,带走的是我们的经验、资源、雄心和青春。后来,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创办了Yelp、YouTube、Yammer以及LinkedIn。

 

网络效应

 

你从PayPal学到的影响力是什么?

 

我们在PayPal正好有一个机会窗口,就是趁着支付业界那些经验和资源远比我们多得多的巨头尚未真正意识到这一块的潜能之前,把这种新的数字化支付系统扩张到全球范围。所以我们学会了行动要迅速大胆果敢。在Paypal,我们帮助引领了增长是互联网经济的基础这种想法。我们扩张的速度越快,树立的网络效应就越强,打造的业务持久力就越高。

 

另一件很少人意识到的事情是PayPal完全依赖于网络的力量。2001年的时候,我们遭遇了相当大的欺诈问题。国际犯罪团伙利用被盗的信用卡号给假账号进行支付交易,然后把钱取走,让我们为发生的那些费用负责。但是由于所有这些交易都是在一个网络化的平台上进行的,所以我们能够把不同账号之间如何进行交互的情况弄清楚。最后我们开发了一个欺诈监控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识别出与欺诈相关的不同模式,久而久之我们变得非常擅长于防止欺诈交易的发生。

 

这个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经验:一个由身份、通信以及交易组成的网络可以成为若干应用的平台。我们的PayPal不仅有支付,还有身份和反欺诈。当你建立了一个各种关系的平台,并且使用了大量某种类型的交互之后,平台产生的数据最终就能确立各种战略优势。你可以从我们在PayPal之后建立的许多公司—LinkedIn、YouTube、Yelp、Affirm等里面看到这一点。

 

人脉之王

 

你在1980年代就创办了社交网络SocialNet,比Facebook、MySpace以及Friendster都要早得多。后来又做了LinkedIn。为什么你对这类业务那么感兴趣?其有趣在哪里?

 

SocialNet的诞生源自前面我提到过的那些一直吸引我的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什么类型的社会体系能够赋予生命的意义?

 

从广义上来说,生命的意义来自我们如何跟他人互动。互联网可以重新对空间进行组合,让合适的人总能相互联系在一起。互联网是新的媒介,能够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发行商。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愿意发表有关自己的哪些信息呢?传统上,发行商往往会围绕着特定话题建立兴趣小组。但这并不意味着订阅了高尔夫杂志的所有人都能轻易找到对方。但是互联网让这个成为可能。

 

SocialNet背后的理论是,web不仅仅是传统发行商更有效分发内容、或者读者有更多机会对专业作家所写内容进行评论的渠道,而是亿万人创建自己的媒体身份、分享自身信息、寻找彼此联系机会以增强自己生活的手段。Socialnet涉及的还是人生当中的关键关系:约会、工作、社交以及生活(室友)。

 

LinkedIn聚焦的是生活的另一个侧重点:工作。尤其是在早期日子里,许多人仅仅是把它当作找工作时投简历的地方。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专业人士的身份平台,是一个让人分享自身信息,让大家找到彼此,进而建立连接和关系,最终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自己职业生活的地方。你的身份和网络成为了增强个人整体职业生活、连接机会与成功的平台。

 

志存高远

 

LinkedIn有没有比为股东创造回报更大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什么?如何在创造利润及股东回报与更大使命之间进行平衡?

 

这个问题隐含的意思是说“更大使命”与“股东回报”是有冲突的。我不同意:相反,我把它们看成是协同的。首先,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开发出全世界最好的分享职业身份、寻找工作机会、了解特定公司和行业以及培养新技能的平台,为全球劳动力的每一个成员创造经济机会。同时由于我们更大的使命导致我们做出了一个为亿万用户带来真正经济价值的产品,我们得以对它进行货币化,从而为我们的股东创造了更强劲的回报。使命强化了股东回报;而我们的商业模式反过来也强化了使命。

 

你有没有把从PayPal和LinkedIn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应用到投资决策当中?

 

因为有了在PayPal和LinkedIn的经历,我会把目光放在能够解决亿万人需求的想法上面。虽然说扩张快也是这些公司的优先级之一,但是从一开始它们就有着非常远大的长期愿景。比方说在LinkedIn早年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对公司进行调查或者学网上课程的。但是LinkedIn的创业愿景的确包括了这些和其他尚未实现的想法。所以现在我也会找这样的创业公司。创始人有没有必要的让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的行动力?有没有设想过5年甚至10年后对公司以及整个市场地位的诱人愿景预期?它的成功会不会大规模变革人们的生活和产业?

 

从现在开始的100年后,大多数人的生活会变得比今天更美好吗?怎么做到?什么地方可能会出问题?

 

我们尚处在所谓的网络时代这个大规模变革时代的非常早期阶段。好消息是网络创造的复合反馈回环放大了人类沟通和交换的频率、速度以及范围。不过也有坏消息。阿拉伯之春和ISIS也是网络时代的产物。

 

从有利的方面来看,我认为网络以及未来促进的资本、人才以及信息的流动即将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让几十亿人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潜在的不利因素是,我们应该问问这会给这个星球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紧张关系?随着生活的全球标准因为互联性增加而水涨船高,我们将需要更多的能源、更多的食物、更多的全球合作。我们能不能管理好呢?对此我是乐观的。如果你看看长期趋势,你会发现跟100年前相比我们没那么暴力了,得到的教育更多了,也许更令人惊喜的是,对多样性的容忍度也更高了。

 

当然,我们还会往里面添加许多的新元素,很快就会。比如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如果我们仔细思考现在正在出现的各种不同路线,我觉得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走到另一个更好的地方去的。但那个世界的实际轮廓是不可能预测的。如果你想想我们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从早年web的“coffeecams”和跳舞宝宝动画发展到Facebook、Airbnb、Uber、比特币等无数预见不到的服务和技术的出现,预测2116年的样子似乎就更加不可能了。对照过去百年和未来百年,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会有许多充满魔力的全新发明和改变。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深度  |  
信不信,今天你一定被与万科有关的这三件事刷屏了



深度  |  邵亦波:谈过去三年的硅谷经历、错过的大项目、生而为人的恐惧和幸福



观点  |  第一起自动驾驶死亡车祸是怎么发生的?特斯拉事故复现分析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