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互联网钓鱼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鱼阅人生认为应该用资讯引导工具

36氪 2017-03-20



钓鱼的资讯价值比较高,指导意义也很强。




文 | 段旭



钓鱼不算一个特别受瞩目的运动,但是他们的人群规模非常大。按照业内人士估计,泛钓鱼人口大约有50006000万,而每年钓鱼30次以上的钓鱼爱好者则有15002000万人口。但钓鱼又是比较昂贵的运动,仅中国渔具产业的产值,就高达550亿,而且钓鱼还能带动旅游、场地服务等周边产业。其关注较少的原因在于,钓鱼不是一项年轻好看的运动:钓鱼者大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上,而且其中的乐趣,只有钓者知道。

钓鱼在PC端已经有了很多历史悠久的垂直论坛,而在移动端,做钓鱼的也有子牙钓鱼,钓鱼之家,天下钓鱼等App。这些App的模式大同小异,除了提供传统的社交,教学和电商服务,还利用移动端的特性为用户提供附近钓场,约钓友或者天气等必要的LBS信息,走的是“用工具切入社区”的道路。但渔阅人生的创始人刘堃认为,钓鱼的移动互联网化必须要用专业资讯做先导。

什么叫用专业资讯做先导?刘堃认为这是由于钓鱼运动的“非标准化”决定的。“钓鱼是一个区别度非常大的运动。即使你是一个资深的钓鱼爱好者,换了一个场地,换了一个天气,那么你就需要调换装备,调换钓鱼方式,否则就肯定会一无所获。”刘堃说:“所以,不像踢球或者打篮球,当你想要去钓鱼的时候,光知道附近哪里有渔场是不够的,你要知道的是根据专业资讯去选择自己今天能钓的鱼,然后再跟进去哪钓鱼。”

刘堃所谓的资讯既包括一些静态的信息如鱼种资料,钓鱼技巧和饵料配方等等,也包括动态信息如天气水温等情况。这些讯息有些掌握在专业人士手中,有些则掌握在渔场手里。“比如附近某地渔场他们的渔汛,哪些饵料在他们的渔场最有效果,当然是他们自己最清楚。”

而刘堃对于如何做好静态和动态的资讯也是非常有信心的。现在,他的团队运营着一家有4年历史的钓鱼方面的垂直内容论坛“渔阅人生”,并拥有一支专业的钓鱼内容团队。而且,他们和北京地区的渔场以及渔具商有着广泛而深度的合作,曾经做过钓鱼O2O的尝试。他认为通过和手中掌握的钓鱼场合作,可以初步在台钓这个版块实现资讯的实时反馈。现在,他们正准备将业务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初步计划是拍摄钓鱼短视频,而长期计划则是开发这款筹备中的App。

在刘堃的计划中,他的这款App应该“用资讯引导工具”,并且一站式地为钓鱼者提供“行业资讯,数据,用户互动和消费”服务。相比于其他钓鱼工具主要转化钓鱼的存量人口,刘堃考虑更多的是“让更多的人去钓鱼”,即怎么给钓鱼人口做增量。他说:“其实钓鱼的入门花费并不高,但是大多数人尝试之后发现玩不懂,也就不玩了。最后形成的结果就是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会玩钓鱼。我们做的这款App,目标就是让第一次接触钓鱼的人也能顺利地钓上鱼。”

然而,刘堃对于钓鱼的成瘾性和后续消费是非常看好的。他说:“钓鱼是在释放人类的狩猎天性。特别是男性。如果你不能打猎,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钓鱼。所以摸到门路之后就会非常非常入迷。与此同时,钓鱼又可以变得非常烧钱,许多人不仅烧装备,还环球旅行钓鱼。这都是我们看好钓鱼产业长期发展的一个原因。”所以,刘堃认为,他们未来的商业模式可能会比较像汽车之家或者36氪,先聚集增量人口,然后通过为他们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来赚钱。具体而言,他们的盈利方向应该是给店铺导流,组织付费赛事或者提供钓鱼主题的旅游产品。其中,装备售卖由于和其功能绑定最深,可能很快就能变现。

渔阅人生的创始人刘堃之前从事互联网销售工作,并且有着丰富的钓鱼专业媒体经验,现在他们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以开发移动端业务。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双12”零售之战有多激烈?带你去线下商超走一遭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