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吗旗下产品: 钓鱼吗

娄底竟然有七个“小南京”?

娄底微视 2017-03-23




  南京曾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繁盛千年。抗战时期,南京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度沦陷。


  人们基于对这座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或基于其繁盛一时的历史地位,或基于对国家民族的某种情感,把一些地方予以“小南京”的称谓,来彰显它的重要和繁华。


  据统计,在娄底有“小南京”别称的城镇就超过7个。每个“小南京”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




1
娄底“小南京”:涟源市杨市镇


  杨市镇位于孙水中游,地处涟源市东南部,俗称杨家滩,古称集祥镇,是湘中腹地的古老集镇。唐高祖武德年间,商贾云集,现老街溜光的青石地板,就叩响行人的脚步;东街“亭子里”的古建筑,还完整地保留48个天井,堪称一奇。那纯朴的民风,谁都会发思古之幽情。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时,站在明代修建的吊满木莲的石拱桥上眺望,涟水的支流孙水,从逶迤层迭的龙山缓缓流来,穿过古镇,与涟水汇合,流入湘江。河水清清,水草萋萋,晃晃摆动,小鱼不时出没,宛如一幅色彩明快、峋丽多姿的山水画。潇湘电影制片厂曾在这里拍摄过电视剧。


  “犀牛望月”、“龙潭吸水”、“九江庙碑林”、“天柱峰”和庵堂寺观等“杨市八景”,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可惜这些名胜古迹,都被当成“四旧”革除得荡然无存。镇西3公里处,杨梓江中一石头活象犀牛,人们称它“犀牛望月”。有一对联,仅有上联“犀牛西眠,犀牛杨梓对愁眠”,至今无人对出下联。

  

  旧时,孙水通航,这里是去宝庆、长沙、安化、衡阳的要冲,龙山一带的竹木、土纸、药材和来自汉口、长沙等外埠的工业品,都在这里集散。抗战期间,湘黔铁路东段通车,很多工厂、学校从大城市疏散,到这里开店、办学、设厂。当时省立周南女中、湖南私立岳坪中学都在这里办过学。


  因此,杨市镇有“小南京”之称,俗有“花花绿绿杨家滩”的美称,足见其繁华。




2
娄底“小南京”:涟源市桥头河镇


  桥头河镇地处涟源北部,东邻渡头塘,南界石马山,西连龙塘,北抵七星街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距市区31公里,距娄底市区25公里。是历史上有名的商业古镇。面积140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11万人,现辖84个村、3个居委会。为特大乡镇之一。


  桥头河古称丰乐(亦泛指桥头河方言地区如七星,栗山桥,龙塘,湄江一带)或桥市或桥头市。宋熙宁五年(公元1027年)置安化县,全县分为4乡5都(4乡:归化乡、常丰乡、丰乐乡、常安乡),始有丰乐之名(辖区为现在桥头河、七星街、栗山桥一带)。自此历经元、明、清、民国一直归安化未变(其中石狗一带归属湘乡第九区延福乡)。


  桥头河自清代陆续设市,时有码头达十余处,运送货物船只达两百余艘。可见当时桥市商业之发达,市井之繁华。 时无公路,运输陆上多靠人马,远途则靠湄水船运。合涟水,入湘江,出洞庭,可直抵长沙、武汉、上海。涨大水时能行驶十多吨的重船。


  抗日战争时期的桥头河,被戏称为“小南京”,原来较封闭的社会,由于外来人口的影响,如女人烫头发、穿高跟鞋,男人戴礼帽、抽纸烟,打麻将,骑线车(自行车),穿西装的渐渐多起来。大城市来的商品,琳琅满目。   


  桥头河是一方美丽神奇的土地,锦秀田园,气候宜人,钟灵毓秀。四面群山怀抱,蜿蜒清秀的湄水河似一条蓝色的玉腰带缠绕其间。桥头河秀山丽水,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她“小家碧玉”似的美妙姿容,使那些身临其境的人们,怡怡自乐,尽情领略她的神韵,她的姿容,她的灵气,她的古朴。




3
娄底“小南京”:新化县洋溪镇


  洋溪镇位于娄底新化县城西南部,南接隆回,西连溆浦,距县城15公里,省道S312线贯穿境内,辖4个群工办,61个村,1个社区,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洋溪镇所辖61个村。


  在这里有着为抗日捐躯先烈的万人坑,文化昌盛的文昌阁,毛泽东为恩师题匾“力食居”的罗元琨故居和毛泽东国文教师袁吉六之墓,这些都赋予了古镇洋溪深厚的人文底蕴。

  

  洋溪镇物华天宝,苍溪的竹、木资源丰富。洋溪的旅游资源有白地村的农业生态园、文昌古阁、抗日万人堆、辖公殿、南山寨庵堂、青油洞和苍溪风景区。


  洋溪镇建制于1952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名震三湘的富庶之邦,曾被人们称作“小南京”。



4
娄底“小南京”:涟源市蓝田镇


  从前的蓝田镇,便是现在涟源市区所在。这里之所以在抗战时被称为“小南京”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一是,抗战时湘北地区,特别是长沙战事吃紧,大量难民和26所中学,乃至10所大学先后涌入蓝田;二是,战时经济的繁荣,食品公司的开设、大型纸厂等等相继在蓝田这个小镇建立;三是,抗日军队在蓝田建立了军事机场,使蓝田成为重要的军事基地。


  由于战时,蓝田经济、文化、政治地位的彰显,而有了“小南京”的美誉。




5
娄底“小南京”:双峰县青树坪镇


  青树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镇。顾名思义,在一块宽阔而平坦的土地上,茂盛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这就是青树坪名字的由来。


  镇政府驻地青树坪,自古为驿站要塞,距县城永丰镇20公里,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活跃。1912年建镇,历史悠久,后虽几经行政区域和机构变更,但青树坪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青树坪的每一棵树上,都镌刻着历史的年轮。有人曾在湖南省的版图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以青树坪为中心,画两个同心圆,外圆直抵湖南的最边沿,可以涉足湖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六省,内圆则是湖南省境最大的直径圆。这个实验说明:青树坪地处名副其实的湘中腹地。


  据老人们介绍,由于青树坪处于湖南几何中心,自古为湖南通往宝庆及西南的驿站要塞,早在明末清初,这里就形成了上街和下街,还有城门(闸子门),城门一关,街道有如铁桶一般严密。到清朝咸丰年间,青树坪已经是商贾云集、商旅栖居、店铺林立,商业十分活跃。


  抗战前,青树坪老街有店铺一百来家,自上街数起,光药号就有延龄堂、太源堂、正兴堂、见新堂、仁厚堂、裕康祥以及延年、保康、保寿、仁康、厚康等药铺,还不包括美国人办的福音堂和后来的善龄、善济、健康等西医诊所。


  除了药号之外,南北货店有渝成昌,恒贸祥、谢利泰、资源祥、义生利、宝安福、怡顺祥、久福利、大同百货等。布店、绸缎店和棉纱房、染房,有利胜昌、德昌祥、和湘裕、庆华丰、益恒昌、德义春等,手工业加工作坊有一升春、王新泰、王仁和、寿源隆、民生面厂等。


  由此可见青树坪之繁华,从而有了“小南京”的美誉。




6
娄底“小南京”:新化县白溪镇


  白溪,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城北部40公里处,是个古老而闻名的乡镇,已有二千余年历。《清道光· 新化县志》载:“宋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至绍圣三年,新化县府置于此。”

  

  古镇白溪是闻名于世的蚩尤活动地和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古有小南京之美誉,古镇八景中外知名,白溪豆腐更是名震天下,许多名人达士及皇宫贵族乃至天子世宗、高宗、仁宗、宣宗等皇帝及远古帝黄帝、炎帝、始皇等也纷纷来此,或观光,或探奇、或尝溪水、或品豆腐。

  

  白溪人杰地灵,新化置县后第一位进士刘允迪则是这块土长出的鲜花,陈天华、龚谷成、张大孝(张慕安)、吴成方、成仿吾、张志飞、张斗枢、等都是这块土地走出的奇才俊杰,以及现代的学者教授硕士如何伦天、陈惠国、张铁夫/刘聪生、龚高曙、刘贝士、何淮中、何燕淮、龚耘、何南晖、张先阶等更是中外闻名。还有近代美名远播的诗人作家如刘犁、刘银叶、白红雪等都是这块土地生出的奇葩。




娄底“小南京”:娄星区万宝镇


  万宝镇隶属于娄底市娄星区,其1949年属乐善乡,1951年为万宝等乡,1956年合并置万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建镇。

  

  湖南省民政厅办公室2015年11月23日印发《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娄底市娄星区乡镇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湘民行发〔2015〕65号),同意万宝镇与茶园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万宝镇。新设立的万宝镇辖43个建制村,总面积81.05平方千米,总人口4.4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万宝(原万宝镇政府驻地)。

  

  万宝镇为市属乡镇企业基地,有微型电机泵、食品加工机械、水泥、煤矿、农机、建材、再生胶、胶管、建筑瓷、水力发电等厂。农业历来主产水稻,盛产柑桔、草莓、葡萄。


  在娄底,大大小小曾有“小南京”称号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今,它们中有的还保持着旧时的模样,有的已经脱胎换骨,有了新的风貌。而多数已经落寞,只有在历史文献中方能看到它们曾经的繁华。


  这些昔日的繁华,不断激励着现在的人们,要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去获取更大的荣光。


分享到:

24小时热门文章更多文章...